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组织党外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开展区情考察调研
来源:丝路同心圆 发表时间:2025-07-13
浏览次数:896
故城遗址,见证中华大家庭里各民族不曾间断的交往交流交融;抱团发展,跨村共建书写各族群众同心共富新篇章;一杯奶茶,助推社区各族居民实现“水乳交融”……
7月8日,自治区党委统战部组织近20名党外少数民族代表人士前往昌吉州吉木萨尔县开展区情考察调研,观摩了丝绸之路北庭故城遗址博物馆、大有镇食用菌产业园、吉木萨尔镇文明路社区、二工镇董家湾村、互联网协会办公室等文化遗存和示范点位,沉浸式感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新疆实践的蓬勃活力与崭新面貌。
9日上午,考察团一行参观了“天山筑梦
丝路同心”新疆统一战线历史回顾展,并围绕“访区情察民生,促团结增认同”进行座谈交流,谈体会认识、提意见建议。
自治区十三届政协委员、新疆师范大学教授阿孜古丽·木尔赛力木对北庭故城遗址公园残存的城墙、壮观的佛寺遗址颇感触动,她说:“北庭故城见证了历代中央政府对西域的有效治理,见证了中华民族大家庭里各民族不曾间断的交往交流交融史。”新疆科技馆展览中心副主任迪拉热·居来提结合工作实际建议,北庭故城遗址要进一步运用科技大模型助力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全新阐释,用科技手段算出历史遗存中的“最大公约数”,用科普教育画出群众心里的“最大同心圆”。
自治区十三届政协委员、《民族文汇》杂志社副主编阿依努尔·毛吾力提说:“文明路社区的‘近邻奶茶会’让我感受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工作已经融入到各族群众的生活实际,这种喝茶聚会的形式,让奶茶成为各族群众交往交流的情感载体,非常值得借鉴推广。”
新疆农业大学动物医学学院教授苏战强说:“大有镇食用菌产业高效盘活设施大棚500余座,每个村集体增收约16万元,不仅为各族村民增收致富提供了产业‘硬支撑’,也为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奠定了经济‘软实力’。”
新疆师范大学《玛纳斯》研究中心主任沈维琼说:“在二工镇董家湾村的产品展厅中,一袋瓜子包装上的产地是阿勒泰,代理企业在乌鲁木齐高新区,生产企业又在二工镇,这一跨村共建互嵌式发展经济共同体的方式是新时代党的治疆方略在新疆的成功实践,让我深刻感受到各民族团结一心、实干创业、事业报国的坚定决心。”
新疆法拉丁生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马尔霍夫·木合布力认为,吉木萨尔县互联网协会通过组织党外知识分子、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等各族青年开展直播助农等项目,直接带动当地白皮大蒜、玉米面条等农副产品网络销售,这种以“互联网+党外代表人士”赋能乡村振兴的社会实践为焕发基层统战工作活力提供了新思路、新方法。
从千年故城到民族团结社区,从抱团式发展到跨村共建,少数民族代表人士们用脚步丈量,亲身感受着天山脚下各民族团结互助、安居乐业的和谐场景。代表们纷纷表示,在新疆广袤大地上,俯拾皆是各族群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生动实践,今后会紧密结合自身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充分发挥好代表人士在各领域的榜样示范作用,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疆生动实践、为自治区改革发展稳定贡献力量。